欢迎来到山东信在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
服务热线: 15552873434

”求过“的商标”尴尬“被驳回,怎么办?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商标 > ”求过“的商标”尴尬“被驳回,怎么办?

”求过“的商标”尴尬“被驳回,怎么办?

日期:2018/10/19 浏览: 114人评论

你满怀诗情画意,取了一个响亮的名字,心里那个美呀,自认为此商标名举世无双,然后你准备好了注册申请表,交给你觉得最可靠的知识产权小姐姐,然后一身轻松,葛优躺......

等待证书的凯旋......

”求过“的商标”尴尬“被驳回,怎么办?



But!天公不作美啊!你那举世无双的商标就是被无情驳回了!

此时此刻,大写的“尬”眼前略过!

”求过“的商标”尴尬“被驳回,怎么办?



悔不当初!于是你决定要好好研究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你的商标不被“收”

吃剩下的螃蟹


商标申请提交后,商标审查员首先会对商标数据库进行检索,若发现同一商标在同一种商品或类似商品上被多人提出注册申请的话,就会根据“申请在先原则”,驳回后提出申请的企业或个人商标 商标注册

这种情况有两点:


商标查询存在盲期商标 商标注册。商标统一审查,商标总局不可能当天将所有商标录入系统,查询到的数据相对就不完全商标 商标注册。假如申请人要查询的商标,在两天前有人申请了,这时候是查不出来的,这个风险无法避免商标 商标注册。

在提出商标注册申请之前没有进行商标近似查询商标 商标注册。

商标无显著性


商标申请过于简单,如使用简单的线条、普通几何图形时,审查员会认为该商标缺乏显著特征,不具备可识别性,而被驳回商标 商标注册。

商标近似


两个商标在文字字形、读音、含义、图形的构图及颜色、整体结构、立体形状、颜色组合近似,容易令公众产生误认或混淆的,一般会被认定为近似商标而被驳回商标 商标注册。切忌商标取名和logo设计时,刻意模仿其他品牌商标 商标注册。切忌商标取名和logo设计时,刻意模仿其他品牌。

通用名称、描述性词语

”求过“的商标”尴尬“被驳回,怎么办?



行业内通用的名称以及仅仅描述了产品特征的词语不能作为商标注册。如“苹果”不可作为苹果这种水果的商标,“蜡染”也不可作为布的商标。

老虎的屁股摸不得


《商标法》明文规定的不可注册的商标名称,例如国名,国旗,国徽,国歌,军旗等相同或近似的;以及国家机关名称特定地点相似的;带有民族歧视性的;有害于社会道德风尚或者有其他不良影响的;公众知晓的人名、地名;带有欺骗性,误导性,与商品不对应的。

准备了很久的“名字”就这样over了吗?你不想放弃,还要想办法挽回!哪怕有一点希望,也要争取不是吗!于是小知耐心为您总结以下方法:

”求过“的商标”尴尬“被驳回,怎么办?



1.提出撤三+复审


此方式适合用于引证商标申请已经注册满三年的情况。如果引证商标注册已满三年,可以将对方三年来未使用的类别申请撤三,撤掉之后再申请商标复审,拿下自己想要注册的商标!

2.复审+延缓审理


部分引证商标到期未续展期限未满一年的,其他人不得申请该商标,即使申请了也不能通过。此时,做商标法律复审中,被异议、撤三审查等权利是不稳定的。商标复审+延缓审理(9个月+3个月)刚好一年,可以在引证商标无效时,拿下该商标的使用权。

3.复审+重新申请


如果申请的商标是图文组合的形式,可以使用此方法。如果商标是因为图案近似被驳回,申请人可以选择性的将图案和文字分开,再进行申请。同时,将近似的部分再进行其他方式复审,获得相应类别的使用权。

4.分割+复审


申请商标的所有类别中,部分类别可以被予以注册时,可先将这部分类别注册下来,获得使用权限,再选择合适的方式对被驳回的类别做复审。

5.部分复审


如果申请商标与多个商标近似,例如图案与A商标近似,文字与B商标近似,那么,我们可以选择放弃与A商标相同的产品或者服务的部分类别,再去做复审,通过的可能性会高很多。

6.复审


如果申请商标与本企业的字号相同,同时,企业注册下来的时间先于引证商标的注册时间,根据在先申请原则,可以提供相关证据,做法律复审处理。此外,如果对商标申请方面有其他的异议,也可以走法律程序进行复审!

部分申请人认为,商标被驳回就注定了申请人不能获得此商标,但实际情况是:从过去的驳回复审案例分析,有35%左右的商标是在复审后获得的,也就说商标复审是有一定的困难,但不是完全没有可能的!



上一篇: 商标申请太晚,一首《凉凉》送给你……
下一篇: 商标注册100%成功?

推荐产品

...

...

...

...

...

...

推荐阅读

全国统一代理热线:
053158563355
服务时间:工作日 8:30—17:30
  • -

  • -

  • Copyright &2017 - 2022 山东信在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鲁ICP备18033774号 技术支持:山东信在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